「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」這本書作者旅居德國,用中國人的角度來看二國教育觀的差異,看完這本書可發現德國人對孩子有更多的尊重,我很推崇這本書,有興趣的家長參考一起努力吧!從小就開始”建立原則,並多點尊重”大家都開心。
1、德國家長相信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特長,尊重他們的發展,不會去強行塑造小孩成某個樣子,也不會去互相比較。例如.作者的鄰居很希望自己的小孩會彈某樂器而自行幫他報名,之後小孩不高興,家長還得跟小孩道歉,也願意接受孩子的處罰,原因是沒有經過孩子同意,夠酷吧!
2、他們因為尊重孩子的發展,特別鼓勵孩子創意,就算孩子亂編歌曲,也會肯定他,並要求他繼續努力。
3、德國家長致力於培養孩子獨立。例如.在小孩跌倒時,不會去扶他”惜惜”,他們會鼓勵小孩自己爬起來。
4、要求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。例如.說好就寢時間,若貪玩功課沒寫,也會堅持讓他準時睡,由他自己到學校承受後果。
5、他們深信”不經一事不長一智”,家長客觀建議後由孩子自己決定,就算孩子決定不對也不會干預,作者敍述有次鄰居小孩參加過夜營隊忘了帶食物,媽媽當場發現但不會追小孩回來拿。
6、善用”約定”模式,就是先約法三章並落實執行絕不心軟,例如·說好手機使用規則,如果違反使用規則就須接受處罰,例如沒收一週。
7、時時教育孩子惜物,及建立正確金錢觀。小孩2歲就幫他開立存款帳戶,給他零用錢,讓孩子自己決定如何用錢,就算透支也不會多給。
現在每個孩子都是寶,我們提供過多的呵護,捨不得讓孩子受苦,其實不但不利於親子關係,更讓孩子依賴心重,沒有自己想法,未來沒有競爭性,台灣的父母們!我們都得停下腳步思考一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