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 6(比利時布魯日篇-1)
第六天一早吃完早餐,我就搭電車轉火車到布魯日,途中遇到一對從美國來的中國夫婦在問路人怎麼買車票,路人並不知道,於是我主動跟他們說在比利時可直接用信用卡上車刷卡,下車不用刷卡(結果很令人驚奇的是四天後,我們在羊角村又相遇到了)。在布魯日的住宿地點為D28,也是比照根特的原則,選擇離景點近的地方,除了省下交通費,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回去旅館上廁所
。事前我告知民宿約11:00到,但我提早到,到達時接待人員表示11:30才會整理好房間,因此建議我把行李放櫃檯。D28跟在根特的旅館很像,大門是鎖著的,但是用密碼鎖開門。順道一提,我從荷蘭到比利時並沒有把行李箱帶過去,行李箱寄放在荷蘭住宿地方,我只帶背包及一個大的空的購物環保袋,因為覺得這樣行動會較自由,後來也覺得這個決定是對的,因為回程搭EuroStar時,一堆行李把火車的空間塞得滿滿的,據說怕被誤拿,有停站時還要去Check行李在不在。
從D28走到聖救主主教座堂(Sint-Salvatorskathedraal)很近,10:00-13:00,14:00-17:30免費參觀,收藏很多藝術品,很值得慢慢欣賞,我因為住得近,所以第二天最後還有點時間,我又回頭參觀了一次。
接下來就是重頭戲聖母教堂(Onze Lieve Vrouwekerk),聖母教堂裡面存放了米開朗基羅創作的「聖母與聖子」,參觀教堂不收費,但若要參觀「聖母與聖子」則須另外收費,只收信用卡。這件雕塑是米開朗基羅唯一在義大利境外的作品,也是大有來頭,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電影「大尋寶家」稍微了解一下相關歷史。
嗎
Day 7(比利時布魯日篇-2)
這天我到附近的That’s Toast 吃早餐,幸好我在店一開門就去,否則這家店生意很好,可能要等很久。之後參加一個腳踏車的活動,從飯店走路到集合地點約15分鐘,活動約2-3小時,有位老伯伯會帶路說明景點的歷史,感覺半天每人收約1.5千台幣,12個人等於就約賺到1.6萬很好賺。
騎完腳踏車,我決定去吃House of Waffle,這家店的鬆餅有甜有鹹的口味,因把它當午餐,所以我點鹹的口味。鬆餅是偏向空氣感很特別,外脆內鬆,鬆餅本身並沒有太大的飽足感。
吃完中餐,我剛好路經之前有興趣參觀的酷刑博物館,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是所有的刑具都是真的,有些也是仿製的。真的很佩服他們可以蒐集到這麼多種刑具。
之後參觀布魯日鐘樓,布魯日鐘樓沒有電梯,所以只能乖乖地爬完366階,布魯日市有自己的鐘琴師,鐘樓官網是說每週三,六,日的中午11:00-12:00有鐘琴師來演奏。我待在布魯日的第二天是週三,是有聽到鐘琴師的演奏。
布魯日有家有名的巧克力店the chocolate line在安特衛普也有店面,由於種類太多,不知從何選起,於是買了二種巧克力回去先試吃,第一種是棉花糖巧克力(下圖右側),第二種是松露巧克力(下圖左側)。店員說明松露巧克力有二種,一種較傳統較甜,另一種是我買的較不甜,回去一試吃感到非常驚喜,這輩子真的沒吃過這麼好吃的巧克力,外脆內絲滑軟嫩,也不會太甜,非常適合台灣人的口胃。但後來回到台灣發現外脆感沒了,才想到這家店有標示巧克力最適的賞味溫度是8-18度,於是,我又放回冰箱冰個10分鐘,的確巧克力的脆感又出現,但內部變得稍微沒有這麼軟,但層次感仍有出來,有冰還是比較好吃。
之後去買Chez Albert鬆餅,跟House of Waffle相較下,這家的鬆餅口感很讚,脆中帶軟,有飽足感,我是點巧克力口味,雖然偏甜一點,但可以接受,吃完很滿足。我還是比較喜歡烈日鬆餅那種口感。
吃完下午茶,我決定去超市逛逛看有沒有什麼適合的點心可買,結果聽到某個台灣人跟朋友說"XXX說這個餅乾一定要買",於是我等他們離開,若無事地走過去看是JULES DESTROOPER的餅乾,種類很多種也不知買那一種,於是先買一包有塗巧克力的口味試試,試吃的結果是覺得巧克力的部份太甜,沒有巧克力的部份比較不會這麼甜,所以就回頭買了幾盒回去送人。很多網友都說在歐洲喜歡就買,不然錯過就沒機會了,的確!網路上有人說荷蘭超市有賣,但我其實後來是沒有看到,幸好在比利時先買了幾包 。之後,還有一點時間,我又回頭逛了一下聖救主主教堂,晚餐去Bohemian Burgers Brugge吃炸魚漢堡,還不錯!麵包有烤過,魚塊也挺脆的。